儿童骨髓增生活跃是什么原因?发病时明显消瘦,脾脏肿大,化验血常规发现血液中的三种血细胞均增多,加上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明显活跃,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是肯定的,由于以红细胞增多更显著,所以初步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
一般说,血液病常见的是血细胞减少,如各种贫血(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即使是急性白血病,除部分患者白细胞数增多外,基本上也都是血细胞减少。但血细胞增多也是血液病,统称为骨髓增殖性疾病,属于一类低度恶性的血液病。这类患者在血细胞普遍增多的基础上,常以一种细胞增多更为明显,若以红细胞为主者称为真红,以白细胞为主者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以血小板为主者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纤维细胞为主者称为骨髓纤维化症。
...
白细胞减少症(leucopenia)为常见血液病。凡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L时,统称白细胞减少症,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低于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甚至消失者,称为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sis)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以乏力、头晕为主,常伴有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失眠多梦、低热心悸,畏寒腰酸等症状;后者多以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咽痛为主。本病于任何年龄之两性均可罹患。粒细胞缺乏症为白细胞 减少症发展至严重阶段的表现,两者病因和发病机理基本相同,故一并论述。
...
血液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这些血液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细胞质或量的异常,常见贫血、出血、感染等表现。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该注意日常护理。那么,血液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有哪些呢?
1、保持良好的心态: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即使是白血病,也是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治愈的,不能抱有绝望的情绪。因为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等功能。患病时,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明显的消极作用;若保持良好的心情、开朗的性格,会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 的发生率极高,其中血小板反应性增高可能是原因之一。为此,美国佛蒙特州大学医学院的Aggarwal A及其同事设计了一项研究方案以观察血液透析对ESRD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的作用。
研究人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6例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他们分别于透析开始和结束时在血透循环的动脉端和静脉端采血。根据血小板结合纤维蛋白原的能力(糖蛋白Ⅱb-Ⅲa的激活)和ADP(0、0.2和1.0 mmol/L)刺激后P-选择素的表达来判断血小板的反应性。他们还选取55例冠心病(CAD)患者和3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
...染色体和基因决定细胞生长增殖、分化成熟与衰老死亡,也就是说血细胞的异常增多或减少、分化成熟障碍、过度衰老死亡是由染色体、基因掌控的。如果染色体、基因出现异常,必然会影响血细胞的细胞生长增殖、分化成熟与衰老死亡,使之失控,导致疾病的产生与发展。例如,9号染色体与22号染色体交叉移位t(9;22),会产生bcr/abl融合基因,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8号染色体与21号染色体移位t(8;21),会产生AML1/ETO融合基因,导致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15号染色体与17号染色体移位t(15;17),会产生PML/RARα融合基因,导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如JKA2基因突变,可使红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survivin基因与caspase基因的过度表达,会导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IgH基因重排会导致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如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所以,出现血细胞异常时,要进行染色体、基因检查,以查找病因,确诊疾病,并能帮助判断治疗效果。
...维生素C对血液病患者的作用
1、合成Collagen(胶原蛋白)-以形成软骨、骨质、牙釉质及血管上皮的重要基质。
2、促进脯胺酸转变为氢脯胺酸之反应,而氢脯胺酸为构成胶原重要成分之一,因此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之生成。
3、维持结缔组织之正常-因为胶原是构成结缔组织之细胞间质。
4、参加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可参加酪胺酸及某些物质的氧化反应。
...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许多人在看病过程中,都会像您这样有这么一个误解,觉得骨穿是项很危险的检查,尤其是对老人、儿童而言。他们常常会拒绝这项检查,从而影响了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不了解的人总是担心骨穿是抽骨髓,抽掉的是人体的精华,会大伤元气,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是严重伤害。还有些人把骨穿误解为腰穿,认为穿刺后,对大脑可能产生影响。其实,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错误想法。而这种想法主要源自患者缺乏对骨穿必要的了解所引起的误解。
...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中医专科血液病医院,新农合、医保定点医院免费咨询热线:400-1818-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