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主要的并发症有哪些?
白血病亦称作血癌,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病人过分生产不成熟的白细胞,妨害骨髓的其他工作,这使得骨髓生产其它血细胞的功能降低。白血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那么,白血病患者主要的并发症有哪些?下面给大家介绍白血病的并发症。
1、出血
白血病患者由于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血小板明显减低,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所以要根据病因打取积极止血措施包括输注浓缩血小板。
中西综合方法如何治愈顽固性血小板减少?
近期,家住新会司前镇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关女士来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血液病科复诊,当她和她的先生看到血常规检查报告上的血小板计数仍稳定在100×109/L以上后,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连声说道:“感谢医生治好了我的病!谢谢、谢谢……”
原来,2014年8月关女士突然出现皮肤粘膜大面积瘀点瘀斑,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极低,只有12×109/L,关女士遂被家人送到了江门的某家医院进行诊疗,经完善骨髓及其他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其后立即进行了多次血小板输注及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但患者血小板计数始终未见上升,反而出现阴道流血不止、重度贫血等症,患者病情越来越重!
孕妇产检时候发现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在人体发挥止血作用。血小板减少的直接表现就是容易出血,如皮肤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生产时可能出现产后出血过多或剖宫产伤口出血不止,甚至影响胎儿,导致自然流产、胎死宫内或新生儿颅内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血液学异常。怀孕后,由于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血液高凝导致消耗增加和胎盘对血小板的收集利用增多等原因,血小板计数可以出现生理性下降,通常不会低于70×109/L,被称为“妊娠性血小板减少症”。这个水平的血小板数量,一般不会出现出血表现,能顺利妊娠和分娩,产后恢复正常。
为啥会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也就是缺乏血小板,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血小板是100 000/ul~300 000/ul,血小板计数低于100 000/ul就叫血小板减少症。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20 000/ul~30 000/ul,轻微创伤就会引起出血。严重出血一般发生在血小板低于10 000/ul时,低于此水平,即使没有创伤也可能发生出血,此种情况下一定要输注血小板以尽可能防止重要脏器出血。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见表1),其中引起人们注意的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以获得性居绝大多数。先天性再障甚罕见,其主要类型为Fanconi贫血。获得性再障可分原发和继发性两型,前者系原因不明者,约占获得性再障的50%;又可按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不同综合分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国外按严重度划分出严重型再障,后者划分标准须血象具备以下三项中之二项:①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00/mm 3,②血小板数<2万/mm 3,③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纠正值)<1%;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低于正常的25%,如<50%,则造血细胞<30%。其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0/mm 3者称极重型再障。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上将急性再障称重型再障I型,慢性再障后期发生急变者称重型再障Ⅱ型。
老年白血病人应选择化疗还是不化疗?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划定本文所要论述的老年性白血病的范围,本文所指的白血病其实不但包括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包括老年性的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其他恶性肿瘤。
我们一提到化疗,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积极的家属和患者渴望通过化疗获益,达到完全缓解,血象恢复,对化疗充满了希望和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一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化疗过程的凶险过分夸大,把化疗妖魔化,认为化疗必死无疑,不能有任何与化疗相关的话题和讨论。
化疗为啥掉头发?后来长出的头发怎么会变卷发?
孩子上化疗后不久,头发就开始脱落,这是由于化疗药在治疗白血病的同时,也损伤了毛囊结构。毛囊是包围在毛发根部的囊状组织,起着固定和营养毛发的功能,所以当毛囊结构受到损害时,头发就容易脱落了。有的孩子在化疗期间会出现多次掉发,并且不同的孩子对不同时期化疗药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强化疗期间掉发的情况最多、最重,只有少数孩子在维持期还出现掉发。
不过不用害怕,化疗造成的头发脱落只是暂时的现象,以后会重新长出更美丽的头发!有的孩子重新长出的头发还变成了卷发,虽然发生这样情况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有研究发现如果受损的毛囊在恢复的过程中,变成弯曲的毛囊,就会长出卷发。不过,这样的卷发也只是短时存在的,以后还是会转变成孩子生病前的直发。
血小板减少的人出血 中药能治吗?
出血是本病的主要征象,治疗要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对急性期出血量大、势急者加强止血治疗,以防气随血脱。血止后再宁血、补血以调理巩固之,这是治愈本病,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的主要关键,临床要严格把握病机,正确施治,并结合不同出血部位调整。
鼻衄者:鼻为肺窍,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黄芩、白茅根、藕节等;属肺火壅盛者参用泻肺散;属肝火者参用龙胆泻肝汤。齿龈渗血者:齿虽属肾,而满口之中,皆属于胃,齿龈为胃经脉络所绕,故齿衄皆见胃火上炎,血随火动之证,治疗以清胃散加蒲黄、藕节;虚火上炎用玉女煎,并加用代赫石、大黄炭。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亦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ITP是最为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约为5-10/10万人口,65岁以上老年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好发于儿童,后者多见于成人。男女发病率相近,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同年龄段男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为何一定要做骨髓检查?
当血液检测结果表明患者有贫血,不管是否伴随或不伴随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低,医生均可能会检查患者的骨髓情况。骨髓检查可显示骨髓细胞异常(比如发育异常的细胞)和染色体异常(比如染色体缺失或增加)。这些检验提供有助于明确诊断。
骨髓检查由两个部分组成: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作为样本,以及骨髓活检,旋取一小块骨髓组织作为样本。通常骨髓穿刺和活检同时进行。医生或病理医生使用显微镜来检查骨髓穿刺和活检样本中的细胞。原始细胞(未成熟细胞)和发育异常血细胞的百分比,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中医专科血液病医院,新农合、医保定点医院免费咨询热线:400-1818-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