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是人体白细胞发育异常形成的。现在治疗白血病,通常采用中医药物治疗,此方法也被国内外专家认可。中医药治疗白血病怎么样呢?石家庄无极血康医院专家详细为您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一般解表及滋补药宜温服。
2、实热症、躁狂不安者,药则冷服。
3、病在胸隔以上者,作用于上焦的药,宜饭后服药。
4、发汗药也宜饭后服用,以防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服用发汗解表药后,还要注意避风保温,使全身微微发汗,才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5、病在心腹以下的疾病宜在饭前服药。
6、补养药宜饭前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
...中医再障分型的主要应用中药:
1、肾阴虚型用药补肾滋阴,主要以生髓补血为主。经常使用的药物有:人参、肉苁蓉、女贞子、鸡血藤生地、熟地、山萸肉、牡丹皮、阿胶、栀子、菟丝子、黄芪、桑椹子、枸杞子、五味子、何首乌、当归、麦冬、甘草。
2、肾阳虚型用药以温补肾阳,主要以益气补血为主。经常使用的药物有:补骨脂、生地、当归、麦冬、枸杞子、鸡血藤、肉蔻、红参、黄芪、白术、巴戟天、仙灵脾、附子、女贞子、鹿角胶、怀牛膝。
...
就目前来说,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化疗、中医药、骨髓移植等几种:
1,化疗一般需要坚持三到五年,一来化疗副作用大,二来长期坚持费用高,耐药机会比较多,所以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
2,骨髓移植的费用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成功率也只有40%—60%,复发率在20%—30%,所以它的风险之大,费用之高,也使得95%以上的人谈而生畏。
3,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中药,化疗之后紧随中药治疗,当然如果能不化疗尽量不化疗。逐渐从延长化疗时间、减少化疗次数开始,逐渐到最终脱离化疗,通过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情复杂, 治疗 难度大,预后欠佳。经过多年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不仅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且具有延长或阻止白血病复发、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和预防白血病相关并发症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在中医药抗白血病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 临床常用抗白血病中药及中药有效成分
临床用于白血病治疗的中药复方及单味药多具有清热解毒、扶正补虚和活血化瘀的功效。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中药中提取、研制了多种抗白血病药物和制剂。应用于临床的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中药包括砒霜和雄黄等;中药有效成分包括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s2O3)、亚砷酸、硫化砷(arsenic sulfide, As4S4)、长春新碱及长春碱类药、喜树碱类、三尖杉碱类、鬼臼素类、紫杉醇类、苦参碱、斑蝥素、槲皮素、蟾蜍灵、淫羊藿苷、甲异定靛和靛玉红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砷剂、高三尖杉酯碱和紫杉醇等。
...
中药与化疗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
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治疗配合化疗能明显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及抗肿瘤效应,调节免疫,增强体质,促进骨髓抑制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依从性较好,明显优于单用化疗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急性白血病属中医学的温病、急劳、热劳、血证、积证、虚劳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受到邪毒的侵袭,内外因相互作用而发病,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损伤肝脾肾及精髓,使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正气内虚,复感六淫外邪或瘟毒而致病,因虚致病,因病致虚,虚实错杂。
...缺铁性贫血中药药膳: 脾气虚弱型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 [食疗药膳] 1.猪血炒紫菜:猪血印克,紫菜300克(泡好),同放入铁锅炒熟吃。 2.黄芪鸡汁粥:黄芪30克,母鸡1只(1000克),粳米100克,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切块),和黄芪放入锅加水煮成浓汤,用此浓汤和粳米煮粥,调味食用。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中医专科血液病医院,新农合、医保定点医院免费咨询热线:400-1818-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