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诊断鉴别 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的疾病有很多,大家对于此应该进行诊断鉴别来明确病情,血常规检查可以进行辅助的诊断,骨髓穿刺一般都能确诊或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关于血小板减少的诊断鉴别下面做了介绍。
血小板减少的诊断鉴别
1、感染并发DIC所致的血小板减少:也发生在感染急性期,出血症状及全身症状均较急性ITP严重,血小板减少进展更快,同时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3P试验阳性等实验室检查异常,可资鉴别
2、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病毒血症可引起血小板凝集和破坏而数量减少,并非免疫机制引起。特点是血小板减少发生在感染初期,减少程度与感染轻重成正比,随感染好转而血小板上升。PA-IgG不增高。这些可与ITP鉴别。
3、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Evans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巨大血管瘤、Wiskott-Aldrich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各种恶性肿瘤骨髓浸润等均可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需结合各该病临床特点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
4、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应用奎尼丁、克尿塞衍生物、磺胺、新生霉素、洋地黄毒甙等药物史,起病时常伴有发冷、发热、头痛、呕吐等全身症状,以及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除了药物治疗,还包括局部处理、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在进行这些治疗时,应考虑病人的年龄、严重程度、预期的自然病程以及基础疾病等,一般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经过无极血康医院专家的详细讲解,对于血小板减少的诊断鉴别,大家应该有了更多的了解,血小板减少疾病的危害很大,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都应该进行积极治疗,如果您对于血小板减少疾病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咨询在线专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