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如何进行诊断?血小板减少属于疑难血液病,对其应该做到及时诊断,合理治疗,部分医生由于不太擅长治疗此病,常常会给予患者过度治疗,大量激素药物会给患者造成很大副作用,关于血小板减少的诊断要点,下面无极血康医院专家进行了介绍。
血小板减少如何进行诊断?
1.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成熟障碍主要表现为幼稚型和(或)成熟型无血小板释放的巨核细胞比例增加,巨核细胞颗粒缺乏,胞质少。
2.有皮肤出血点、瘀斑和(或)粘膜出血等临床表现,脾脏无肿大,血小板计数<100×10^9/L。
3.具有以下五项中任何一项: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②脾切除有效;③血小板相关抗体(PAlg、PAC3)或特异性抗血小板抗体阳性;④血小板寿命缩短。⑤排除其他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其他免疫性疾病以及药物性因素等。
4.药物或感染相关的血小板破坏过多:患者有服药或感染史,药物引起者多在重复用药后发病,常在服药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病;血小板计数一般<10×10^9/L,出血较重,往往有口腔血疱;出血发生前有过敏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寒战、嗜睡、瘙痒及皮疹等;
5.一般能检测到高水平血小板抗体;停服相关药物后3~7天血小板开始上升,出血消失。感染引起者常见于病毒,亦可见于革兰阳性、阴性细菌败血症,少数可见于疟疾、锥虫病等原虫感染。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多见于儿童,出血较重,但亦可表现轻微。
血小板减少能治愈吗?
ITP是良性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大部分ITP患者的预后良好,极少病人需要住院治疗,ITP患者的死亡率与正常人群间无显著差异。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严格遵守治疗目的,即防止严重出血,减低病死率。
成人ITP患者(PLT≥30*109/L),无出血表现,且不从事增加出血危险的工作或活动,不予治疗,只观察和随访。若患者有出血症状,无论此时血小板减少程度如何,都应该积极治疗。重症ITP患者(PLT<10*109/L),伴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部位的活动性出血或需要急诊手术,应迅速提高患者(PLT>50*109/L)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经过无极血康医院专家的讲述,想必大家对于血小板减少如何进行诊断?已经了解了更多,如果您对于血小板减少还有疑问的话,可以联系在线专家,无极血康医院专家会对您的问题进行详细答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