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是什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是一类疾病:骨髓中恶性细胞克隆形成并持续存在,产生的血细胞不能发育成熟从而导致:1.外周血细胞水平异常低下(细胞减少症)2.血细胞功能和形态异常(发育不良)3.恶性克隆中可能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恶性克隆细胞逐渐取代正常造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MDS患者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患者造血干细胞损伤,用G6PD同工酶类型,X染色体伴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甲基化,X染色体失活分析等方法已确定大部分MDS是病变发生在造血干细胞水平的克罗恩病,因而不但髓系、红系、巨核系细胞受累,淋巴细胞系亦受影响,导致T、B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在部分患者中其发病可仅局限在粒、红、巨核、巨噬祖细胞水平,仅有粒、红、巨核、巨噬细胞等受累而无淋巴细胞受累。
MDS发病具有阶段特性,可能与不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有关。原癌基因活化包括基因过量表达、扩张、重排、易位、点突变等,抑癌基因变化包括等位基因丢失、缺失、重排、突变、表达下降等。
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初期某些有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变化的造血干细胞虽然伴有自身增生分化功能的某种异常,但仍可长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但当这一异常克隆进一步进展恶化时,反馈刺激骨髓异常造血干细胞加强增生,形成骨髓过度增生伴有病态造血表现。过度增生的异常克隆造血干细胞常有两种演变途径:一为由于过度增生逐渐演变为造血能力衰亡,骨髓可转为增生低下,临床表现为造血功能衰竭。另一种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由MDS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大多为急性髓系细胞性白血病,仅极少数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差,常不易缓解,即使缓解,缓解期也短。
以上就是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或疑问想要咨询,请与我院在线专家进行联系。
评论列表: